项君先有幽兴堂其子木即以名庵

平生意外事,身后有谁知。
魄静云稀出,神游月共移。
春茶翠旗展,霜荔锦幨垂。
更欲添幽兴,惟消桂几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项君先有幽兴堂其子木即以名庵》是清代诗人林则徐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四句:

“项君先有幽兴堂,
其子木即以名庵。
山色空濛人未到,
水声呜咽客难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描述一座名为”幽兴堂”的建筑,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或无奈情绪。

首句“项君先有幽兴堂”点明了这座建筑的名字来源,并暗示其主人有着与山林、水泽相联系的情感。“其子木即以名庵”,则进一步说明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出于儿子命名。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以及希望自己的作品或生活也能像那山水一样宁静而深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