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观音寺访木犀已过

金粟如来翠葆中,天香飘堕梵王宫。
西风一帚无留迹,印证浮生色是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观音寺访木犀已过》是宋朝诗人史弥宁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作者对生命、自然和修行的深刻理解。《次韵观音寺访木犀已过》原文为:

金粟如来翠葆中,天香飘堕梵王宫。
西风一帚无留迹,印证浮生色是空。

诗中的“金粟如来”象征着佛教中的佛光,而“翠葆中”则暗示了佛性的存在。诗中的“天香飘堕梵王宫”,描绘了一幅佛香弥漫的画面,而“西风一帚无留迹”,则寓意着万物皆空,一切皆是因缘和合的结果。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哲理的思考,传递了佛教的教义,即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没有固定的实体存在。这种思想对于理解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

《次韵观音寺访木犀已过》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个哲学思考的载体。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