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台

白鹤不来云亦孤,青山长在树荣枯。
应随道士青霞客,得到仙人白玉壶。
蜀岭秋风鸣寂历,缑山明月下虚无。
稻粱不逐群鸡乐,眇眇高情未易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白鹤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当我第一次接触到《白鹤台》时,被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所吸引。这部作品不仅展示了宋代文学的辉煌成就,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与哲学思考,是研究宋代文化不可多得的资料。

《白鹤台》是宋代著名文人石安期的杰作。它不仅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部描绘自然景观与表达人生哲理的诗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长洲岛的景色,以及与之相关的人文历史,让读者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到那一份宁静与深远。

文章开头,“白鹤不来说也是我,青山长在树上荣枯”便以简洁而富有哲思的语言点明了主题。随后,石安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巧妙结合,展现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从山川的壮丽到人事的沧桑,无不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文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道教和道家思想的内容,如“应跟随道士青霞客,能到仙人白玉壶”,这不仅是对道教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映射出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白鹤台》不仅是宋代文学的代表,更是中国古代文人精神风貌的展现。它以其深邃的哲学意蕴、精湛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通过对《白鹤台》的阅读,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艺术的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