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参差日转廊,时看野鸟下横塘。
闲窗绿映筼筜净,流水红浮菡萏香。
座有琴觞真道院,径通花木似禅房。
文楸珍簟疏帘里,与子同消夏日长。
莞尔堂夏日偶成
介绍
《莞尔堂夏日偶成》是一部描写夏天景色和感受的文学作品。下面将从作者介绍、诗词原文、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作者与创作背景:《莞尔堂夏日偶成》的作者是明朝诗人江源。江源的生平资料并不多,只知道他在明代有一定的文学成就。这首诗作的创作背景也较为模糊,但可以推测它很可能在江源的某个夏季所写,因为诗中描绘了许多夏日的景象和感受,如“槐荫参差日转廓”,“闲窗绿映筼筜净”等,都透露出一种宁静、清新的夏日氛围。
诗词原文:根据现有资料,《莞尔堂夏日偶成》的原文如下:
槐荫参差日转廓,时看野鸟下横塘。
闲窗绿映筼筜净,流水红浮菡萏香。
座有琴觞真道院,径通花木似禅房。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夏日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的“槐荫”、“野鸟”、“荷花”、“蝉鸣”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夏日景象。同时,这些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即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生活气息;其次,结构紧凑,层次分明,通过对夏日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示了诗人的审美观和情感;最后,意境深远,通过对夏日景色的描绘,引发了读者对生命、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思。
鉴赏价值:《莞尔堂夏日偶成》不仅是一首描写夏日美景的诗歌,更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它的艺术魅力在于其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内涵。通过对夏日景物的细致刻画,诗人不仅展现了自己的审美情趣,更是向读者传达了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莞尔堂夏日偶成》是一首描绘夏日景色和感受的文学作品,其作者江源在明代具有一定的文学地位。这首诗以其生动的意象、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主题,展现了夏日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世界。无论是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还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莞尔堂夏日偶成》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