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静潮痕减,江空夕照多。
星星波上艇,隐隐岸边莎。
宴玉津园江楼七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宴玉津园江楼七首》是一首由宋代诗人任希夷创作的五言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 作者介绍:
- 任希夷,字伯起,号斯庵,为北宋眉山人,徙居邵武。其家系南宋名臣任伯雨之后裔,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曾从朱熹学习,被朱熹视为开济士,宁宗开禧初年,任希夷官至礼部尚书。
- 作品风格:
- 《宴玉津园江楼七首》体现了任希夷的诗歌风格,其诗作具有清新、自然、雅致的特点。在艺术手法上,任希夷善于运用意象,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诗歌内容:
- 第一首:虚斋留御榻,小径近层岩。再拜观奎画,浑疑侍玉阶。此首描写了宫廷中的华丽景象与自己的谦逊态度。
- 第二首:风光连北阙,景物傍西湖。禁籞涛江上,兹楼天下无。此部分则描绘了江边的美景与楼阁的独特之处。
- 第三首:留得青春住,从教白发翁。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青春的珍视。
- 主题思想:
- 人生哲理:任希夷通过这些诗句传达了对生命、时间以及自然之美的思考,强调了珍惜当下、顺应自然的重要哲学观点。
- 情感表达: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繁华的闲适与淡然。
- 文学价值:
- 诗歌形式:《宴玉津园江楼七首》采用了传统的五言诗形式,语言精炼而富有节奏感,易于诵读且便于记忆。
- 艺术特色:任希夷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精湛的艺术技巧,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真挚表达,成功地塑造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 历史影响:
- 后世评价:《宴玉津园江楼七首》不仅在当时受到广泛的赞誉,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研究宋代诗歌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之一。
- 文化意义:作为宋代文人的作品,此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审美观念,也成为了研究宋代文化的重要资料。
《宴玉津园江楼七首》作为宋代诗人任希夷的代表作品,不仅是其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以及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