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洞山口晚赋

日落千林外,烟飞紫翠深。
寒泉添壑底,积雪尚崖阴。
景要吾人共,诗留永夜吟。
从教广长舌,莫尽此时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后洞山口晚赋》是宋代诗人林用中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林用中: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以其精湛的文学才华和对自然景象深刻的感悟而著称。
  • 创作背景:《后洞山口晚赋》创作于宋代,反映了作者在特定时间(黄昏)对自然界景色的感受和思考。
  1. 诗歌原文
  • 西岭更西路,云岚最窈深。
  • 水流千涧底,树合四时阴。
  • 更得寻幽侣,何妨拥鼻吟。
  • 笑看云出岫,谁似此无心。
  1. 诗歌赏析
  • 景物描绘:诗歌通过对西岭、云岚、流水、林木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
  • 情感表达: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 哲理思考:诗人通过观察和想象,引发了对生命、自然与人类存在的深刻思考。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诗歌通过简洁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读者能够在其中感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 意象丰富:诗歌中的“西岭”、“云岚”、“水涧”等意象,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使作品具有了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 历史文化影响
  • 文化价值:作为宋代的文学作品,《后洞山口晚赋》不仅展示了当时的文学风貌,也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 教育意义:该作品的阅读和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同时也能促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后洞山口晚赋》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宋代文学的一个缩影。它不仅体现了诗人高超的文学技巧和深邃的审美情趣,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对于爱好文学的人来说,这首诗是一个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