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行欲遍江村路,恰到诗人断魂处。
梅花未肯笑春风,蔓草何须怨零露。
归来四壁无馀声,俯槛只有寒塘青。
美人邂逅一笑粲,倒影的皪疏枝横。
寸心久矣遗纷杂,不但老禅斋夏腊。
此时悢悢欲何言,本根落落几难合。
走遍诸君诗卷中,西湖东阁病还同。
划然长笑惊梦破,碧云散尽山丛丛。
次刘圭甫和人梅花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刘圭甫和人梅花韵》是宋代诗人朱熹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通过描绘作者在江村漫步时,意欲遍览的景色却遭遇了内心的感伤,以此展现了诗人与自然景观间微妙的心理交流。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诗歌原文:
意行欲遍江村路,恰到诗人断魂处。
梅花未肯笑春风,蔓草何须怨零露。
归来四壁无馀声,俯槛祇有寒塘青。诗歌鉴赏:《次刘圭甫和人梅花韵》中,“意行欲遍江村路”表明了诗人行走在江村的小道上,意图探索并欣赏周围的自然风光;“恰到诗人断魂处”则暗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即在这个地方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悲伤或者失落。
主题思想:朱熹在这首诗中表现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诗人通过观察和体悟自然中的梅花与蔓草,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感悟与思考。
艺术手法:诗歌采用了平实的语言和朴素的意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诗人的情感,这种简洁而深刻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次刘圭甫和人梅花韵》是朱熹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的作品。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也是对人生哲学的一种反思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