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汤伯纪

停云思何长,伐木梦苦短。
飘摇乘风来,倏霍抟沙散。
匪今我独黯,自昔客屡叹。
之子曷云戾,微阳逼候炭。
囚山对线景,汲井共清盥。
玉露泚金茎,水泉流藻翰。
方竹桂芳袭,未觉枳栖远。
仰天镜其团,一弛弓向半。
书堂渴吾伊,伫立了瑟僩。
子如飞鸿渐,我如禁门键。
天寒柳无枝,指直不得挽。
归来玩题墨,寂寂眯双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别汤伯纪》是宋代朱复之的诗词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吸引了广泛的关注。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作品:

  1. 创作背景与历史地位:朱复之的《别汤伯纪》创作于宋代,这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诗歌在文人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一种抒发,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侧面。其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宋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价值和意义被后世不断挖掘和重新评价,成为研究宋代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艺术特色与主题思想:《别汤伯纪》的艺术表现手法细腻而富有层次,尤其是诗中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视觉效果,也深化了主题思想的表达。诗中的“停云思何长,伐木梦苦短”等句子,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隐喻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这种通过具体形象传达抽象理念的方式,是中国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

  3. 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在文化价值方面,《别汤伯纪》不仅仅是一篇文学作品,它还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诗中的一些观点,如“非今我独黯,自昔客屡嘆”,体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这些思考对于今天仍有借鉴和启示的意义。

朱复之的《别汤伯纪》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品,其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双重价值使其成为了不可多得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对于文学爱好者还是研究者而言,《别汤伯纪》都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