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 木樨

也无梅柳新标格,也无桃李妖娆色。一味恼人香,群花争敢当。
情知天上种,飘落深岩洞。不管月宫寒,将枝比并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菩萨蛮·木樨》是宋代词人朱淑真创作的咏物词,通过赞美桂花的独特清香和美丽姿态来展现其高洁品质

朱淑真,字淑真,号香奁居士,钱塘(今浙江 杭州)人,又传为海宁(今属浙江)人。生于仕宦之家,丈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而夫妻不睦,最终抑郁早逝。其生平事迹虽多有争议,但关于《菩萨蛮·木樨》的创作背景与内容,则流传甚广。

在词的上片中,朱淑真首先以抑扬顿挫的方式表达了对桂花与众不同且绝胜清香的赞美。她认为桂花不同于流俗,其独特的芬芳超越了其他花卉。这种赞美不仅表现了词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到见解。

下片则进一步描述了桂花的神奇之处。词人将桂花比作天上的仙桂,枝繁叶茂,香气四溢,能飘香十里。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桂花的美丽与魅力,也赋予了它一种超脱尘世、高洁绝俗的品格。

《菩萨蛮·木樨》不仅是一首描写桂花的词,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情感表达。通过对这首词的欣赏,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宋代词人的才情和审美追求,也能从中获得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