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丑腊月

自数今年腊,天饶半月春。
酒船欺白首,桃靥笑青唇。
避地疏同队,逢人试问津。
伤心穿豺虎,未肯尽奔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乙丑腊月》是朱槔的作品。朱槔,字逢年,号玉澜,生于徽州婺源(今属江西),是宋高宗绍兴八年前后的诗人。以下是关于《乙丑腊月》的介绍:

  • 作者简介:朱槔是一个不随俗、超脱名利的人,他有着异才和不凡的志向,在梦中曾梦游玉澜堂,留下许多诗篇以记之。然而他的生平事迹并不为人所熟知。他的一生未仕,却以诗歌留名后世。
  • 作品原文:”自数今年腊,天饶半月春。酒船欺白首,桃靥笑青唇。避地疏同队,逢人试问津。伤心穿豺虎,未肯尽奔秦”。这是《乙丑腊月》中的诗句,描绘了腊月时节的生活情景和内心的感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以及个人情感的微妙变化。整首诗语言质朴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态度。
  • 作品风格:《乙丑腊月》体现了宋代诗歌的典型风格,即重视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抒发。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象的细致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气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这种风格使得《乙丑腊月》成为了宋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乙丑腊月》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观念,还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内涵,成为研究宋代诗歌的重要文献资料,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诗歌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