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林康民见和梅花诗

寒崦人家碧溪尾,一树江梅卧清泚。
仙姿不受凡眼污,风敛天香瘴烟里。
向来休沐偶无事,谁从我游二三子。
弯埼曲径一携手,冻雀惊飞乱英委。
班荆劝客小延伫,酌酒赋诗相料理。
多情入骨怜风味,依倚横斜嚼冰蕊。
至今清梦挂残月,强作短歌传素齿。
韵高常恨句难称,赖有君诗清且美。
天涯岁晚感乡物,归欤何时路千里。
枕楼一笛雪漫空,回首江皋泪如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林康民见和梅花诗”

在古代,有一种诗歌形式叫做“和”,即回应或回复别人的诗词。这种形式常见于唐宋时期的文人雅集之中,参与者会根据对方的诗句创作出相应的应酬之作。

《答林康民见和梅花诗》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作品,其中提到的”林康民”可能是指一位与作者关系密切的朋友或同僚。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表达了对友情、自然美景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具体来说,《答林康民见和梅花诗》的内容可能会涉及以下几点:

  1. 赞美梅花: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坚韧不拔、高洁清雅之物。苏轼可能借此表达自己内心的品质与精神追求。
  2. 友情与友谊:通过描绘梅树,诗人可能也在抒发对朋友的深厚情感和友谊的美好回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