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履宽柔野策轻,晚来无暑步重闉。
人间争梦大槐国,物外谁寻小草民。
一鹭缓飞为我伴,半川铺练写余真。
何从可觉秋消息,忽有凉飔到白蘋。
晚步城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步城外》是宋代诗人朱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朱翌(1097年—1157年),字新仲,号灊山居士、省事老人。他是北宋末至南宋初的文学家,曾因不依附于秦桧,被谪居在韶州。尽管遭遇不幸,但他仍积极提倡理学,并参与政治生活。《晚步城外》这首诗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和哲理的追求。
《晚步城外》的原文如下:
芒履宽柔野策轻,晚来无暑步重闉。
人间争梦大槐国,物外谁寻小草民。
一鹭缓飞为我伴,半川铺练写余真。
何从可觉秋消息,忽有凉飔到白苹。
这首诗以“晚步城外”为题,描绘了诗人在日暮时分漫步郊外的情景。诗中,“芒履宽柔野策轻”形容行走时穿着宽松舒适的鞋子,脚上穿着柔软的芒鞋,步履轻松自在。而“晚来无暑步重闉”则表现了夏日傍晚的凉爽,没有酷暑让人步履沉重,而是选择在城门外散步,享受宁静与清凉。
诗中提到了“人间争梦大槐国,物外谁寻小草民。”这两句表达了对世俗纷争和名利的追求的超然态度。诗人似乎通过这种对比,表达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他并不追求物质世界的繁华,而是寻找一个远离尘嚣的小草民般的简单生活,享受自然的恩泽和内心的平和。
最后一句“何从可觉秋消息,忽有凉飔到白苹”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大自然的变迁。这里既包含了对季节变化的敏感捕捉,也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深刻洞察和感受。
《晚步城外》不仅仅是一首描写个人散步经历的诗,它更像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与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同时也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