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刘令食枸杞

周党过仲叔,菽水无菜茹。
我盘有枸杞,与子同一箸。
若比闵县令,已作方丈富。
但令齿颊香,差免腥膻污。
我寿我自知,不待草木辅。
政以不种勤,日夕供草具。
更约傅延年,一饭美无度。
解衣高声读,苏陆前后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刘令食枸杞》是宋代诗人朱翌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品。朱翌的这首作品不仅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之情,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共享的精神。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与刘令食枸杞》采用了朴素的语言和流畅的诗句,通过简洁的文字传达出深远的情感。诗中“我槃有枸杞,与子同一箸”一句,巧妙地将日常饮食与人生感悟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小确幸的把握和珍惜。此外,这首诗的结构也十分独特,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简单事物的描述,反映出诗人的生活哲学和精神追求。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也极具特色。诗中所蕴含的友情和共享的主题,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诠释。朱熹曾言:“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而不死谓之鸠。”这种对亲情和友情的尊重和珍视,正是朱翌通过《与刘令食枸杞》所要传达的核心价值观。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他通过枸杞这一普通食材,表达了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文化价值的角度来看,《与刘令食枸杞》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的诗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古人在面对生活琐事时所持有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通过对枸杞这一元素的象征意义及其在诗中的作用进行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核心理念,如和谐、共享、健康等。

《与刘令食枸杞》不仅是朱翌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宋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作品。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丰富的文化价值,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对于现代人来说,这首诗不仅仅是一段文字的记忆,更是对美好生活态度的一种启迪和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