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北何堪说,如南未是归。
并门子径往,汉节我方鞿。
笔砚论心久,干戈会面稀。
新程相忆处,路入岭云微。
饯和父之并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饯和父之并州”是宋代诗人朱弁的一首古诗。朱弁,字少章,号朱道隐,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词人。他的诗作风格豪放,情感真挚而深沉,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
“饯和父之并州”这首诗中,诗人朱弁描绘了他与父亲分别的场景,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望。诗句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北国风光的赞美,又有对南国情调的怀念;既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离别之苦,也透露了对家人的深情厚意。通过这样的对比与融合,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情感世界。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饯和父之并州”体现了典型的中国古典诗歌风格。首先,诗中的意象丰富,如“北何堪说”、“如南未是归”,运用了反问和对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其次,诗中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使得诗歌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再次,诗的结构紧凑,层次分明,通过对仗、排比等方式,形成了和谐统一的韵律美。最后,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在文化意义层面,“饯和父之并州”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它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朱弁通过这首诗展现了宋代文人面对国家大义和个人情感时的复杂心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点和社会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变迁。
“饯和父之并州”是朱弁的一首诗篇,它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还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特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价值,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社会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