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梁十景诗八仙台招隐

山径重重锁绿苔,松花曾见几番开。
群仙费尽招呼力,那得休官一个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都梁十景诗·八仙台招隐》是宋代诗人米芾所作的一首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山径重重锁绿苔,松花曾见几番开。
    群仙费尽招呼力,那得休官一个来。

  2. 诗歌内容分析

  • 自然景观描绘:诗歌开头描述了一条被重重绿苔覆盖的小径,表达了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这种描绘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原始美,还暗示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喧嚣的向往。
  • 时间流转感体现:诗句中的“松花曾见几番开”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景物的变化,通过松花的开放与凋零,反映出四季更替的自然规律,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
  • 仙人的神秘感:通过描述“群仙费尽招呼力”,展现了仙人超凡脱俗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仙人无法得到邀请的无奈和遗憾。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世称米南宫或米点墨,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文学家。他在书法上的成就非常高,尤其擅长行书和草书,被誉为“米颠”。
  • 作品风格:米芾的诗文同样具有独特的风格,他的诗作多反映了他对自然界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都梁十景诗》中,他通过对山水的描述来表达自己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心灵状态。
  1. 诗歌主题
  • 《都梁十景诗·八仙台招隐》的主题围绕自然与仙人展开,通过描绘一幅幽静神秘的山林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心灵解放的人生态度。
  1. 艺术特色
  • 意象的运用:诗歌中“山径重重锁绿苔”、“松花曾见几番开”等意象,不仅营造了一种深邃宁静的氛围,也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
  • 语言风格:米芾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远的意境,使得整首诗歌既有画面感又不失哲理性,体现了宋诗的特色。
  1. 文化价值
  • 历史地位:《都梁十景诗·八仙台招隐》作为一首反映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古诗,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不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也为研究宋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教育意义:这首诗不仅是文学艺术作品,也是教育资源。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关怀。

《都梁十景诗·八仙台招隐》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代表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欣赏到诗人的艺术创作才能,还可以深刻理解到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理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