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林消息已千年,戏向池中种白莲。
昨夜秋香逐霜雪,又看莲子藕如船。
寄题开福院白莲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题开福院白莲堂》是宋代诗人张景脩的作品,这首诗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著称,而且在文学界具有重要地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张景脩(生卒年不详),字子微,号玉泉道人,南宋时期的文人、书法家。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尤擅长描绘山水之美及表达对高洁人格的追求。
诗歌原文:《寄题开福院白莲堂》全篇如下:
玉色荷花自是仙,道人更慕远公贤。
此生欲结东林社,求取新诗十八篇。诗句解析:
- “玉色荷花自是仙”:这句诗通过“玉色”一词,形容荷叶如玉般洁白且质地细腻,而“荷花自是仙”则形象地描绘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超凡姿态,暗喻诗人自身追求的高洁品质和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 “道人更慕远公贤”:“远公”指的是晋代高僧慧远,他在庐山建东林寺,成为佛教净土宗的开创者之一,此处用以比喻那些志向高远、追求佛学的修行者。诗人通过提到道人(即僧人)慕远公,表达了对高洁品格和佛法修行的向往。
- “此生欲结东林社”:东林社是佛教净土宗中的一个团体,诗人表示自己渴望与志同道合的人建立这样的社团,共同追求精神上的提升和净化。
- “求取新诗十八篇”:这里的“新诗”可能是指新的诗歌创作,而“十八篇”则暗示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影响和启发更多人。
- 诗歌鉴赏: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白莲堂的自然美景和诗人自身的理想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品格和精神追求的赞美。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和对佛法的信仰。
- 艺术特色:张景脩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将荷花的纯洁与高洁人格相联系,使得整首诗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此外,诗中的意象选择和情感表达都十分细腻,能够触动读者的心弦。
《寄题开福院白莲堂》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和人文情怀的作品。张景脩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佛法和高洁人格的向往,以及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受到广泛赞誉,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