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九年暮春月,内史山阴幽兴发。
群贤题咏无足珍,叙引抽毫取奇扎。
好之写来终不如,神助留为后世法。
二十八行三百字,模写虽多谁定似。
昭陵竟发不知归,尚有异形终可秘。
彦远记模不记褚,要录班班有名氏。
后生有得苦求高,俗说纷纷那有是。
题永徽中所模兰亭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永徽中所摩兰亭序》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之一。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他的诗、画、书均有很高成就。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当时王维任右丞。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长安郊外的景色和心境。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珍视。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和人们的生活水平。
《题永徽中所摩兰亭序》全文如下:
永徽二年春,三月三日,天和地利之时,吾辈共游于京城之西,登高望远,心旷神怡。山川壮丽,水波荡漾,鸟语花香,美不胜收。遂有感于大自然之美,遂题其上。
兰亭之序,自古以来,为世人传颂。其书法之妙,令人叹为观止。今日得见,犹如亲眼目睹,实乃人生一大幸事。吾等游历其间,感慨万千。古人之智,今人之志,俱在此间得以体现。
吾辈虽身处繁华之地,然心中常怀古之情,思古人之风采。愿以古人之智慧,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使之更加丰富多彩。
此诗以兰亭之序为引,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古人智慧的敬仰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王维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