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知府延绿韵

柴门三月麦秋寒,日与渔樵自往还。
千骑肯来延绿阁,一杯相属对青山。
句工烟雨空蒙际,笔妙龙蛇夭矫间。
从此小园增倍价,不妨长作老农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赵知府延绿韵》的作者是何澹,该诗属于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何澹(1194年—1265年),字自然,号小山,南宋处州龙泉人。他是南宋诗人、文学家,有“小山集”流传。他于孝宗乾道二年进士及第,累官至祭酒、兵部侍郎。
  1. 诗句原文
    柴门三月麦秋寒,日与渔樵自往还。千骑肯来延绿阁,一杯相属对青山。句工烟雨空濛际,笔妙龙蛇夭矫间。从此小园增倍价,不妨长作老农闲。

  2. 作品赏析

  • 《和赵知府延绿韵》是一首描绘田园景象和生活情趣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哲学。诗中的“柴门”、“三月”等字眼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画卷,而“千骑肯来延绿阁”则展现了官场中人的疏离与淡泊。
  • 诗中“一句工烟雨空濛际,笔妙龙蛇夭矫间”体现了何澹精湛的写作技巧,他能够捕捉到景物之间的微妙变化,用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出深远的意境。
  1. 创作背景
  • 此诗创作于宋宁宗时期,当时的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社会也较为和谐。何澹在这一时期担任了多种官职,他的文学作品反映了他对政治和社会的关注。同时,他也是一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了时事的影响,也体现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1. 历史影响
  • 何澹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作品中既有深沉的社会关怀,也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赵知府延绿韵》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他的诗歌技巧,也表现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和赵知府延绿韵》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它不仅是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也是对和谐社会的追求,更是对自然之美的歌颂。何澹通过这首诗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理想化的理想社会,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天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