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閤门唐中斋

英州别驾老昭陵,尚有钱塘八代孙。
三略兵书生未识,百篇诗史死犹存。
羊公岘首行人泪,白傅龙门过客樽。
盂饭寝园谁是主,凤亭霜露有鸡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閤门唐中斋》是宋代诗人何梦桂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何梦桂:南宋著名诗人、学者,字申甫,后来改字岩叟,号潜斋。他在咸淳元年中进士,曾任太常博士和监察御史。宋亡后未仕清朝,晚年精研《易经》。他的文学作品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如《潜斋集》、《易衍》等。
  1. 诗歌原文
  • 英州别驾老昭陵,尚有钱塘八代孙。:这首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位英州别驾(一种古代官员)老去后的凄凉景象,其身后留下了钱塘(今杭州市)的八代子孙。
  • 三略兵书生未识,百篇诗史死犹存。:表达了对这位英州别驾虽为军事家却未曾了解军事之事,而他的诗才却依然存在,直到他去世仍被世人所传颂的情景。
  1. 诗歌鉴赏
  • 意境深远:《挽阁门唐中斋》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更通过这种评价展示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人文关怀。
  • 情感真挚:通过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描述,诗人传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1. 文学价值
  • 历史价值:《挽阁门唐中斋》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及其生平事迹的再现,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宋代文化的重要资料。
  • 艺术价值:该诗语言优美,用词精炼,体现了宋代诗歌的典型风格,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着重要影响。
  1. 文化内涵
  • 历史与文化:通过对历史上的人物进行评价,诗人展现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以载道”的精神。
  • 时代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也值得注意,它反映了南宋时期的政治变迁和文化碰撞,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

《挽閤门唐中斋》作为何梦桂的代表诗作之一,不仅在艺术形式上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诗词技巧,也在内容上蕴含了深刻的历史文化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赏析,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还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历史人物的丰富形象。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深入探索和理解《挽閤门唐中斋》不仅是提升自身文化修养的过程,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