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心太古初,得句万物表。
平生一樽酒,寂寞三径小。
有琴不张弦,正以知音少。
伊予挹残芳,道心炯相照。
北窗清梦长,山间自啼鸟。
吾欲问先生,天阔白云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游心太古初,得句万物表。
平生一樽酒,寂寞三径小。
有琴不张弦,正以知音少。
伊予挹残芳,道心炯相照。
北窗清梦长,山间自啼鸟。
吾欲问先生,天阔白云杳。
。
《读<柴桑集>》是明代诗人、学者李梦阳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全诗共四句:“读<柴桑集>”,“读”字在第一句中,“柴桑集”指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这首诗没有具体描绘某一个场景或事件,而是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柴桑集》这部文学作品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李梦阳(1526年-1590年),字献吉,号念山,是明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和书法家之一。他出生于四川江油的一个书香门第,在家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研习学问,并且与当时许多文人墨客交往甚密,形成了自己的文学风格。
《读<柴桑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在李梦阳年轻时,他对王羲之书法作品的兴趣和欣赏。在明代,王羲之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