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学许公挽诗

粹德山藏玉,高标木秀林。
三朝侍枫禁,列郡憩棠阴。
文翰家声在,规模国计深。
盖棺头正黑,空负济时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龙学许公挽诗”是李弥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旨在表达对已故官员许公的哀思之情。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粹德山藏玉,高标木秀林。
    三朝侍枫禁,列郡憩棠阴。
    文翰家声在,规模国计深。
    盖棺头正黑,空负济时心。

  2. 诗歌背景和作者介绍

  • 创作时间:宋代,具体为李弥逊所作,据记载此诗作于己卿岁四月二十七日自湖州赴宜州途中。
  • 诗人生平:李弥逊是一位著名的宋代文人,其文学成就在当时受到广泛认可。他的作品多以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为主题。
  • 艺术风格:李弥逊的作品以其精炼、深情而著称,常能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出作者的内心世界。该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现了对已故官员许公的深切怀念和对其一生成就的认可。
  1. 诗歌内容解析
  • 首联:“粹德山藏玉,高标木秀林。”此联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许公高尚道德和卓越才能的赞赏。将许公比作山中的美玉,意味着他如山中之玉般纯洁无暇;同时形容他的品格如同高大的树木,枝叶葱郁,显示出其卓越的才能和品质。
  • 颔联:“三朝侍枫禁,列郡憩棠阴。”这两句描绘了许公在朝廷中任职的历程,以及他在地方上的影响力。枫林象征着朝廷的威严与荣耀,而“列郡”则表明许公在各地都有显著的成就。
  • 颈联:“文翰家声在,规模国计深。”表达了对他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认为他的才华不仅影响了家庭,更深远地影响了国家的政策制定和规划。
  • 尾联:“盖棺头正黑,空负济时心。”尾联表达了对许公去世后的遗憾和哀思,暗示虽然他已经离世,但他生前的成就和贡献却无法被完全理解或继承。
  1. 诗歌的艺术特色
  • 简洁明快: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没有多余的修饰,每一句都直击主题,表达了深刻的情感。
  • 象征隐喻:诗歌中大量使用象征性的词汇,如“粹德山”、“三朝”、“列郡”,这些意象丰富而深刻,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构建了一种既宏大又细腻的意境,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深度和思想深度。

《龙学许公挽诗》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已故官员许公哀悼之情的诗歌,更是一幅描绘其人生画卷的作品。通过对诗歌的深入分析,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文人的文学才华,还可以从中感受到古人对于友情、忠诚和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怀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