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

一叶扁舟漾广津,无心鸥鸟远亲人。蘋蓼岸,静投纶,危坐初无一点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钓艇夷犹一苇横’是一首由宋朝的李弥逊创作的文学作品。

李弥逊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不仅擅长词赋,还酷好绘画。在《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钓艇夷犹一苇横》中,他以诗配画的形式展现了自己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李弥逊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此作品的原文如下:

钓艇夷犹一苇横,
野塘春草复青青。
渔歌忽断人归兴,
日落沙平一雁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自然画面。诗人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引入到一个远离城市喧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之中。

诗中的“钓艇夷犹一苇横”形象地刻画了一幅宁静的钓鱼场景。诗人用“一苇横”这一细节描写,传达出垂钓者的从容不迫和对自然的敬畏。

“野塘春草复青青”进一步描绘了这个场景的背景——春天的田野和青翠的草地。这种景象不仅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平静。

第三,“渔歌忽断人归兴”则表现了诗人从钓鱼中暂时抽离出来,感受周围世界的美好。这里的“人归兴”,暗示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

“日落沙平一雁声”则带有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随着夕阳西下,天空中飞过的孤雁,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凄凉之美。

李弥逊的这首《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钓艇夷犹一苇横》不仅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深入理解李弥逊的文学才华及其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