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城

西山东下古池隍,增饰依稀问晚唐。
平世但严民筦钥,乱时曾是贼金汤。
春归旧堞多芳草,鸟聚荒陴正夕阳。
也欲登临赋风物,自怜才笔厌忧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豫章城》是宋代诗人严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在探讨文学作品时,不仅应聚焦于文本本身,还应了解其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及其在当时文化中的地位。以下是对《豫章城》的几点分析:

  1. 作者介绍
  • 严羽,字仪卿,一字丹邱,自号沧浪逋客,邵武(今属福建)人。主要活动于理宗时期,终生未仕,游历江楚吴越间。他的诗歌创作深受江西派影响,批评江西派及晚唐体。他著有《沧浪诗话》《沧浪集》,存词二首。
  1. 诗歌原文
    爱此城高处,回鞭醉每醒。
    江花两岸白,烟树一行青。
    云学山舒态,天随水赋形。
    吾多徐孺子,独向此沈冥。

  2. 作品风格

  • 意境:《豫章城》展现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深远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之中。
  • 情感表达:诗中的“吾多徐孺子”等用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的崇敬之情。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绘,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传递。
  • 技巧运用: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到了妙悟论诗的理念,认为诗歌应当追求自然流露的情感和超越形式的艺术境界。在这首《豫章城》中,严羽巧妙地运用五言律诗的形式,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致相融合,体现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追求。
  1. 历史意义
  • 作为南宋时期的诗歌,它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南宋时期的文学风貌,还可以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心理。
  1. 社会影响
  • 严羽作为南宋时期的诗人兼文学评论家,其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推崇,而且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为后来的文学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豫章城》可以窥见宋代文学的风采,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对自然美的感悟力。对于喜爱古典诗词的读者来说,这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