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黄梦授机宜

少年秋赋险横飞,晚去从军脱布衣。
只见乡评推孝行,岂知俗效在兵机。
黄云古渭边烽断,春草临洮战马肥。
了取功名上麟阁,莫因昼锦苦思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黄梦授机宜》是宋代诗人吕南公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经历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以下是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吕南公,字次儒,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擅长七言绝句,其作品多反映了他对时局的看法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1. 诗作原文
  • 少年秋赋险横飞,晚去从军脱布衣。
  • 只见乡评推孝行,岂知俗效在兵机。
  • 黄云古渭边烽断,春草临洮战马肥。
  • 了取功名上麟阁,莫因昼锦苦思归。
  1. 诗句解析
  • “少年秋赋险横飞”描绘了吕南公年轻时的才华横溢及冒险精神,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忧虑和不安,反映出他对于未来充满变数的生活的深刻认识。
  • “晚去从军脱布衣”则反映了他晚年的经历,可能包括从军、辞官等生活变化。
  • “只见乡评推孝行,岂知俗效在兵机”揭示了社会的评价和个人行为的不一致,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 “黄云古渭边烽断,春草临洮战马肥”则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牺牲,反映了吕南公对战乱中人民生活的同情和对英勇将士的敬意。
  • “了取功名上麟阁,莫因昼锦苦思归”则是对功名利禄的讽刺,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1. 艺术特色
  • 吕南公善于运用典故和隐喻,使诗歌富有哲理性和深度。《寄黄梦授机宜》不仅展现了其丰富的文化知识,还反映了他对时代的深刻思考。
  1. 历史背景
  • 吕南公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诗歌往往充满了对时代变迁的敏感和对个人命运的关注。

吕南公的《寄黄梦授机宜》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感慨和时代反思的诗歌,也是宋代文学的一个缩影,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生活状态。这首诗通过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示了一位文人对自己命运的把握以及对时代的敏锐洞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