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得茶杂韵

衰翁脾病怯饮茶,不但嗜酒成雄夸。
夜长昼短读书苦,伫待鸡鸣愁日斜。
秋蔬搜肠酒正恶,踏炉火慢煎双脚。
偶然接得西安角,险欲冲尘送高阁。
沉吟却忆陈公子,惯在京华看贡篚。
蒙山顾渚建溪春,花乳清泠遍知味。
今来下国深秋景,酒厚花稀心未醒。
盱水中泠亦试烹,岂须奔走扬州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得茶杂韵》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吕南公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人介绍
  • 吕南公,字次儒,号灌园先生,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学者和诗人。他出生于宋建昌南城,一生经历了多个朝代,尤其在神宗熙宁年间,曾参加礼闱但未被录取。之后,吕南公选择了退隐生活,专心于文学与学术研究。
  1. 诗作原文
    衰翁脾病怯饮茶,不但嗜酒成雄夸。
    夜长昼短读书苦,伫待鸡鸣愁日斜。
    秋蔬搜肠酒正恶,踏炉火慢煎双脚。
    偶然接得西安角,险欲冲尘送高阁。
    沉吟却忆陈公子,惯在京华看贡篚。
    蒙山顾渚建溪春,花乳清泠遍知味。
    今来下国深秋景,酒厚花稀心未醒。
    盱水中泠亦试烹,岂须奔走扬州井。

  2. 诗作解析

  • 衰翁脾病怯饮茶:描述了一位年纪渐长、脾胃不佳的老人,由于身体原因,他对喝茶感到厌恶。
  • 不但嗜酒成雄夸:表达了诗人不满足于简单的饮酒生活,而是追求更加高雅的文化享受。
  • 夜长昼短读书苦:反映了诗人在夜晚漫长的白天里,为了学业而感到辛苦。
  • 伫待鸡鸣愁日斜:展现了诗人在日落时分仍然坚持学习的情景,充满了执着与坚韧的精神。
  • 秋蔬搜肠酒正恶:描绘了诗人为了寻找美味的秋季蔬菜,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烹饪上的场景。
  • 偶然接得西安角:可能是指某次意外的机会或巧合,让诗人获得了珍贵的茶叶或者特殊的饮品。
  • 沉吟却忆陈公子:怀念旧日的朋友或知己,可能是京城中的贵族子弟,通过他们来表达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 蒙山顾渚建溪春:提及具体的地理位置,如蒙山、顾渚、建溪等地,这些地方的茶叶品质优良,为诗人带来了美好的感受。
  • 今来下国深秋景:表达了诗人现在身处异乡的感慨,感受到了不同的季节变化带来的不同感受。
  • 酒厚花稀心未醒:尽管外界环境复杂,但诗人的内心依然保持着清醒和独立,不受外界影响。
  • 盱水中泠亦试烹:提到尝试过的地方,可能是位于盱眙(今属江苏)的水中冷泉,这里也是古代著名的温泉之一。
  • 岂须奔走扬州井:表达了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无需四处奔波劳碌,享受眼前的宁静与美好。

4.文化背景

  • 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吕南公作为当时著名的学者和文人,其诗歌不仅艺术价值高,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5.艺术特点

  • 吕南公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善于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使得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和得茶杂韵》不仅是一首描写日常生活琐事的诗篇,更是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