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裴司门倅越

剡中新佐郡,去路触炎威。
民富杼机利,地含山水晖。
樵风送舟綄,梅雨润朝衣。
政在宜谣俗,当期奏课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裴司门倅越》是宋代著名诗人宋敏求的作品。本作品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同时反映了作者对于政治和治理的关注与思考。以下将介绍此诗:

  1. 作者简介
  • 宋敏求(990年—1062年),字无之,号冬全叟,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官至礼部尚书。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也是一位多产的诗人。他的诗歌多关注自然景观与民生问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1. 原文节选
  • 剡中新佐郡,去路触炎威。
  • 民富杼机利,地含山水晖。
  • 樵风送舟綄,梅雨润朝衣。
  • 政在宜谣俗,当期奏课归。
  1. 作品赏析
  • 自然景观描绘:诗中“剡中新佐郡,去路触炎威”描写了剡中新任郡守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新官上任的期待与支持。
  • 民生状况反映:“民富杼机利,地含山水晖”则展示了该地区人民生活的富足和自然环境的美好。
  • 社会风气描绘:“樵风送舟綄,梅雨润朝衣”体现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同时也暗示了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
  • 政治治理展望:“政在宜谣俗,当期奏课归”反映了作者对于政治治理的期望,希望能够通过合理的政策促进地区的繁荣发展。
  1. 创作背景
  •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经济都相对繁荣,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宋敏求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和地方治理的关注,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1. 名家点评
  • 《送裴司门倅越》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了广泛的好评。清代学者沈德潜曾评价这首诗“意远语淡,不事雕饰”。这表明这首诗在表达情感的同时,避免了过度华丽的文辞,更注重内容的自然流露。

《送裴司门倅越》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更是宋代文人对于国家治理和个人理想追求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可以深入理解宋代的文化氛围和历史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