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偶题寄友人

低云不断风仍急,细雨无声晚更稠。
千里思君常在眼,黄昏天意自春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偶题寄友人》是宋代诗人李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春日偶遇时所感受到的愁绪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李廌,字方叔,号九华野民,又号渔阳子,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与苏轼同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以其卓越的文学才能著称。李廌的作品多反映其个人情感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因此,他的诗作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2. 诗歌原文:
    低云不断风仍急,细雨无声晚更稠。千里思君常在眼,黄昏天意自春愁。

  3. 诗意赏析:此诗以“春日偶题寄友人”为题材,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首句写天空中的低垂的云朵和仍然吹拂的急风,营造出一种春天特有的清新而又稍带忧郁的氛围。次句则用“细雨”,暗示着季节的转换以及自然界的变化。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怀念和对春日黄昏时分自然景象所引起的感慨之情。全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4.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它采用了典型的宋诗风格,即讲究平仄声律和意境美。李廌善于运用象征和比喻,使得诗歌内容更加丰富和多层次。例如,“低云不断风仍急”不仅描绘了天气,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对未来的担忧。

  5. 文化背景:宋代是一个文人士大夫活跃的时代,诗歌不仅是文人表达情感的手段,也是他们交流思想和文化的重要方式。李廌的这首诗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敏感捕捉和对于友情的珍视,同时也体现了文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通过对自然的观察,诗人往往能从中汲取灵感,表达自己对于生活、宇宙及人类命运的思考。

《春日偶题寄友人》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也反映了他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哲思。这首诗作为宋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部分,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研究,其艺术成就和社会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和学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