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木山

十洲三神山,广厚蟠地轴。
不知高几寻,沧溟及其麓。
游心如太空,视彼何芥粟。
君家三木山,包裹一握足。
铦锐曰奇锋,坳岩云峻谷。
摄心如蚍蜉,观此乃陵陆。
高庳作九地,何啻战蛮触。
老苏记木山,万里在右蜀。
立之置庭除,屹嶪可映屋。
小大虽相悬,真赝此其族。
因形生彊名,等是千岁木。
君家襄城野,绕郭山抱绿。
巍然复岭外,自有真六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大木山》是宋朝诗人李廌的作品,展现了宋代文学的风采。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作品:

  1. 作品背景:《大木山》的创作时间被确定为宋朝,具体作者身份未明确,但可推测是文人墨客中的一位,通过其诗作风格和内容可以推断其文学造诣。
  2. 诗歌原文:在这首诗中,李廌通过对十洲三神山的描述来比喻自己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与理解。他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使读者能仿佛置身于那浩瀚的海洋之滨,感受到自然的宏伟与壮丽。
  3. 艺术特色:李廌在《大木山》中巧妙地运用了象征与隐喻,如“君家三木山”不仅指代真实的自然景观,也暗指人生旅途中的种种挑战与考验。这种表达方式既增强了诗歌的深度,又使得诗歌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性。
  4. 文化影响:李廌的《大木山》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现代学者在研究宋代文学时都提到了这部作品,认为这是了解当时文人心态和审美趣味的重要窗口。
  5. 创作意图:李廌在《大木山》中可能寄托了他的某种思想或情感,这些或许与他的生平经历有关,或是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反思和批评。
  6. 鉴赏价值:作为文学作品,《大木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审美享受,也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有助于深入探索宋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文化内涵。

李廌的《大木山》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展现宋代文人精神世界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诗歌的艺术风貌,还能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对于自然、社会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因此,《大木山》不仅仅是文学史上的一个篇章,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了后人研究和欣赏的重要对象。

可以看出《大木山》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而且在思想和文化层面也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对其深入研究,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学的特点,也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应对现代社会的各种挑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