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秋意

拟握陂龙陟凤台,厌闻远雁一声哀。
霜乾殷叶背林去,雨足黄云归谷来。
蕙幛可能留鹤宿,草堂终待觅桤栽。
有心培养山中桂,不束轮囷作散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中秋意》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内涵,展示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下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品背景
  • 李新,字元应,北宋仙井人,曾任承议郎、南郑丞等职,最终因政治原因被罢免并流放至遂州。他的一生充满波折,但诗歌创作却展现出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态度的坚持,这种复杂的性格特征在他的诗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1. 作品原文
  • 拟握陂龙陟凤台,厌闻远雁一声哀。霜乾殷叶背林去,雨足黄云归谷来。蕙幛可能留鹤宿,草堂终待觅桤栽。有心培养山中桂,不束轮囷作散材。
  1. 诗意解析
  • 诗的开头“拟握陂龙陟凤台”表现出诗人对高远之地的向往。而“厌闻远雁一声哀”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淡然看法。整体而言,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居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山中秋意》不仅是李新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的态度,值得读者深入品味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