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调鼎剂作清凉,不秘千金肘后方。
闲数岭云松自翠,卧听梅雨药初香。
三山梦断黄粱熟,一径莓封白日长。
我欲从公结幽隐,不干泉石解膏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手调鼎剂作清凉,不秘千金肘后方。
闲数岭云松自翠,卧听梅雨药初香。
三山梦断黄粱熟,一径莓封白日长。
我欲从公结幽隐,不干泉石解膏肓。
《过卧龙先生幽居》是宋朝诗人李新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景色以及与隐士的交流,表达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作者介绍: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李新生于一个文人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在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进入太学后,其文学才华开始显露头角,表现出对古文的深厚造诣。
诗作原文:手调鼎剂作清凉,不秘千金肘后方。闲数岭云松自翠,卧听梅雨药初香。三山梦断黄粱熟,一迳莓封白日长。我欲从公结幽隐,不干泉石解膏肓。
作品赏析:李新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捕捉自然景物中的美感,并将这种美与自己的感悟相结合。通过对卧龙先生隐居生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隐士的高洁品质,也反映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过卧龙先生幽居》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的诗歌,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审美观念以及他们在社会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