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心寺

青莲两两照山开,道是金仙手自栽。
人与金牛俱不见,更从何处觅心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牛心山寺》是诗人曹溶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牛心山寺的壮丽景色和作者内心的感慨,展现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作者简介:曹溶(1613-1685),字鉴躬,号秋岳、倦圃,浙江秀水人。明崇祯十年丁丑科(1637)进士,官户部侍郎。入清后,任顺治朝御史、广东布政史、山西按察副使等。

  2. 作品原文:《牛心山寺》是曹溶的代表作之一,其原文为:“右卫城东寺,香台积雁毛。一川融夏雪,众壑舞松涛。落照牛羊小,悬崖日月高。欲留谈胜谛,长剑愧粗豪。”

  3. 作品赏析:这首诗以牛心山寺为背景,通过对寺庙周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诗中的“一川融夏雪,众壑舞松涛”形象地描绘了牛心山寺周围的自然风光,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4. 创作背景:曹溶生活在明朝末年,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多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人们的情感。而《牛心山寺》则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不仅是对牛心山寺美景的赞美,也是对时代变迁的一种反思。

  5. 名家点评:易士达曾评价这首诗为:“玉环妖国祸胎深,鼙鼓渔阳帝莫禁。不怨锦绷当日事,如何归咎凿牛心。”易士达认为这首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揭示了历史的残酷和无情。

  6. 作品翻译:这首诗的翻译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右卫城东寺,香台积雁毛。一川融夏雪,众壑舞松涛。落照牛羊小,悬崖日月高。欲留谈胜谛,长剑愧粗豪。”

《牛心山寺》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见证。通过对这首作品的介绍,不仅能够了解到曹溶的艺术成就,也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