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高子文村居

幽人厌城市,结屋近松萝。
一笛秋风急,千岩晚照多。
竹根邻叟醉,牛背牧儿歌。
笑杀青云友,朝绅换短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高子文村居》是李若水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乡村的自然景致和简朴生活,展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1. 诗作原文
  • 幽人厌城市,结屋近松萝:表达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厌倦,选择在靠近松树的小屋中居住,享受自然的宁静。
  • 一笛秋风急,千岩晚照多:描绘了秋天的风吹过松林,发出急促的声音,而千座山峰在夕阳下投下了长长的影子
  1. 诗作注释
  • 幽人:指隐居的人。
  • 厌城市:厌倦了城市的生活。
  • 结屋:建造房屋。
  • 近松萝:靠近松树。
  • 一笛:指吹奏的笛声。
  • 秋风急:秋风声音急促。
  • 晚照多:夕阳照射下的景色美丽。
  1. 诗作鉴赏
  • 诗中的“幽人”与“结屋”,表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
  • “一笛秋风急,千岩晚照多”两句,生动描绘了乡村的傍晚景象,传达出一种宁静与和谐。
  1. 诗作翻译赏析
  • 译文为:“隐居的人厌弃城市的生活,在接近松树的地方建造了房屋。一阵急促的风声从树林中吹来,千座山峦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壮观。竹林旁的邻居正在醉意中沉睡,牛背上的牧童正唱着歌。”
  1. 诗作相关背景
  • 李若水(一零九三―一二七),字清卿,广平曲周水德堡(今属 河北 )人,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他曾任元城尉,后调任济南府教授、太学博士等职,并曾使金,晚年归隐于家乡。
  1. 诗作意义
  •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颂,也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通过对比城市的繁华与乡村的恬静,展现了一种回归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的理想生活态度。
  1. 诗作创作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从李若水的生平及历史背景推断,其创作可能与他对官场生活的失望有关,也可能是他在隐居期间所感所思的真实写照。

《次韵高子文村居》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诗歌,它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历史背景。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能更好地欣赏到李若水作为文学家的卓越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