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敦夫弟

秋风秀庭槐,举子勤朝课。
丹诏日边下,收揽不赀货。
小陆富才藻,振笔追楚些。
朱丝有知音,白雪定寡和。
锐气压同流,龙泉不容剉。
芥视青紫荣,未语手先唾。
我昔游词场,一飞脱轗轲。
咫尺看青霄,三年困巡逻。
虚名损富贵,此生分寒饿。
输他阿买辈,官高金印大。
造物端戏人,益知吾道左。
愿尔早著勋,替我云山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敦夫弟》是宋代诗人李若水的作品。这首诗作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体现了作者对时局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内容、风格、艺术特色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性:

  1. 作品背景
  • 时代背景:诗作创作于宋朝,一个文人荟萃、文化繁荣的时代。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文人士大夫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他们的志向和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政治风气。
  • 作者介绍:李若水,字子美,号梦泉居士,是北宋的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他与许多文人学士有往来,其作品在当时颇受推崇。
  1. 内容解读
  • 首章概述:秋风秀庭槐,举子勤朝课。这句诗描绘了秋天的美景和学子们在庭院中勤奋学习的场景。
  • 次章阐述:丹诏日边下,收揽不赀货。这里的“丹诏”可能指的是皇帝的诏书,意味着荣誉和奖赏的到来;“收揽不赀货”则表达了一种对名利的追求和对财富的珍视。
  • 第三章感慨:小陆富才藻,振笔追楚些。这里提到的“小陆”可能是李若水的同辈或朋友,他的才智和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 第四章抒情:朱丝有知音,白雪定寡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朱色琴弦上有懂得欣赏它的知音,而白色的琴声则能够引起共鸣。
  • 第五章抒发:锐气压同流,龙泉不容锉。这里的“锐气”可能指的是诗人的锐气和决心,他不愿意随波逐流,而是要保持自己的独立和坚定。
  1. 艺术风格
  • 语言简练:诗作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堆砌,这种风格便于读者理解和感受诗人的心境。
  • 意象丰富: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秋风”、“丹诏”、“朱丝”、“白雪”、“锐气”等,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李若水的《寄敦夫弟》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追求,从而更深入地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