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行将竭,人言信不讹。
锥刀名已甚,骨髓病尤多。
汉诏十行札,汤仁三面罗。
山翁也欢喜,屡舞欲婆娑。
和黄夷仲雅安杂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黄夷仲雅安杂诗》是宋代诗人吕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吕陶,字元钧,号净德,是宋代成都人。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
吕陶的仕途经历了多个阶段,从进士到制科,再到担任过通判蜀州,直至中书舍人等职位。这些经历使他对时政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并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在《和黄夷仲雅安杂诗》中,吕陶通过具体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看法及情感。例如,“地产行将竭”反映了他对资源枯竭的担忧,而“人言信不讹”则体现了他对民间传言的不信任与怀疑。
吕陶不仅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直言不讳的政治人物。他因上奏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而一度被贬,但在哲宗时期又重新得到起用。这种复杂的政治经历在他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如诗中的“汉诏十行札,汤仁三面罗”反映了他对朝廷政治斗争的认识和参与态度。
《和黄夷仲雅安杂诗》的创作背景也值得一提。这首诗创作于宋徽宗时期,当时的政治氛围复杂,新旧党争激烈,吕陶作为新党人士之一,其作品自然反映了这一时代特征。通过对诗作的分析,读者不仅能欣赏到吕陶的文学才华,还能深刻理解那个时代的政治氛围和文人的社会责任感。
《和黄夷仲雅安杂诗》不仅是吕陶诗歌创作的重要作品,也是了解宋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故事,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吕陶这位多面的文学家和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