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思道同晦甫春日过李氏园亭

二贤谈笑共为州,深惜青春烂漫游。
吟到醉乡须一饮,步回芳径亦三休。
风前几点见蛱蝶,雨后数声闻栗留。
人望使旌应喜乐,此心于尔亦何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思道同晦甫春日过李氏园亭》是宋代诗人吕陶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下面将从作品背景、原文与译文、作品赏析几个方面来介绍这首诗:

  1. 作品背景
  • 创作时期:据《次韵思道同晦甫春日过李氏园亭》的创作时间可知,这是在宋朝时期,反映了宋代诗人吕陶的生活状态与审美追求。
  • 作者生平:吕陶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诗人,其诗歌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艺术造诣,此诗便是其作品中的佳作之一。
  1. 原文与译文
  • 原文:《次韵思道同晦甫春日过李氏园亭》是宋代诗人吕陶的作品。原文如下:官暇频游览,春阑勿叹嗟。闲情寓文酒,好景付莺花。笑语留长日,园林访几家。归途最喧塞,红烛数行斜。
  • 译文:在闲暇之余,我多次游览,不要叹息感叹。我的闲情寄托在美酒和诗文中,美好的景色都由花儿来呈现。笑声和话语留在了漫长的日子里,我在园林中访问了几家。回家的路上最热闹,有一排排的红蜡烛。
  1. 作品赏析
  • 意境描写:吕陶在诗中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春日景象,通过“闲情寓文酒”等字眼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情感表达:诗中流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情绪,通过与友人共游、饮酒赏花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欢愉和对自然的热爱。
  • 艺术手法:吕陶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风前几点见蛱蝶”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性和画面感。

《次韵思道同晦甫春日过李氏园亭》不仅仅是一首反映春天景色的诗作,更是体现了吕陶个人情感、审美趣味和艺术追求的结晶。通过细致的景物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吕陶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真实又浪漫的春日世界之中,让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那份特有的韵味和美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