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枣道中

藩政雍容虑在民,暂行千骑按江津。
寒侵客袂逢轻雨,翠拂林梢觉浅春。
极望风光迷绿野,纵吟怀抱脱红尘。
愿公改作刘公堰,留得嘉名谕蜀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麋枣道中”是宋代诗人吕陶所作的诗作。下面将围绕吕陶及其创作背景、诗歌原文及翻译、诗歌赏析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经历:吕陶,宋代的文学家,其生平主要在哲宗元祐初至绍圣初年间活跃,曾历任殿中侍御史、中书舍人等职。
  • 作品风格:吕陶以写景抒情的诗歌见长,其作品多反映出对民生的关怀以及对政治局势的忧虑。
  1. 创作背景
  • 历史时期:这首诗作创作于北宋哲宗元祐初年,当时的政治氛围相对宽松,社会相对稳定。
  • 个人境遇:吕陶作为朝中的一名官员,可能曾在处理政务之余,感受到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1. 诗歌原文
  • 原文节选:藩政雍容虑在民,暂行千骑按江津。寒侵客袂逢轻雨,翠拂林梢觉浅春。极望风光迷绿野,纵吟怀抱脱红尘。愿公改作刘公堰,留得嘉名谕蜀人。
  • 翻译:吕陶在此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清明和社会安定的向往。他通过描述自己的所见所感,传递出了对于美好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理想政治环境的渴望。诗中的“刘公堰”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刘家坝,吕陶借此表达了希望自己的政绩能够如同刘家堰一样,造福一方百姓的愿望。
  1. 诗歌赏析
  • 艺术特色:吕陶的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首句“藩政雍容虑在民”便展现了他对国家政治的关注和责任感。其次,“寒侵客袂逢轻雨”和“翠拂林梢觉浅春”两句则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寒冷的自然景象与春天的气息相结合,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和感觉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最后一句“愿公改作刘公堰,留得嘉名谕蜀人”则体现了吕陶对于治理国家的深远思考和美好愿景。
  1. 文化意义
  • 对后世影响:吕陶的这首诗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后世学习和研究宋代诗歌的重要材料。它的艺术表现和哲理思考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借鉴资源。
  • 文化传承价值:《麋枣道中》作为宋代诗歌的代表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了解宋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麋枣道中》作为吕陶的一首经典之作,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在文化层面上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过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