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月亭

周郎人道古英雄,汉室颠危合奋忠。
万里中原犹未复,一朝赤壁偶成功。
新亭且对江山胜,陈迹俱随岁月空。
把酒仍歌前后赋,九原唤起老坡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酹月亭》是宋代吴儆所作的诗词。在探讨文学作品时,人们往往被其深刻的思想内容、精湛的艺术技巧以及独特的文化价值所吸引。《酹月亭》作为一首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古代诗词,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兴亡、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悟,也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艺术追求。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词的各个方面:

  1. 作者简介
  • 吴儆: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情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 创作背景:关于《酹月亭》的创作背景,没有详细的记录可供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该作品可能与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遭遇相关。
  1. 诗词原文
  • 原文:《酹月亭》,周郎人道古英雄,汉室颠危合奋忠。万里中原犹未复,一视赤壁偶成功。新亭且对江山胜,陈迹俱随岁月空。把酒仍歌前后赋,九原唤起老坡翁。
  • 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的译文大致为“周郎(指周瑜)以古人之英勇称道英雄,而汉室(东汉末年刘秀建立的朝代)衰败之际,他毅然决然地站出来为国家效力。”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万里中原犹未复,一视赤壁偶成功”描绘了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场景,暗含着作者对历史转折点的感慨。
  1. 诗词赏析
  • 主题思想:《酹月亭》通过回顾历史事件,表达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关联的深刻认识。
  • 艺术手法:此诗采用了典型的宋词风格,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特别是通过对比历史中的赤壁之战和眼前的新亭景象,反映出历史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无常。
  • 文化价值:《酹月亭》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也是研究宋代文化、历史及社会状况的重要文献。

《酹月亭》不仅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容的诗词,更是研究宋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到宋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还可以深入理解到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