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贤咏

鲁连誓蹈海,夷齐甘采薇。
秦王不得帝,周武见终非。
轻死议万乘,强哉三布衣。
凡人欺贫贱,贫贱岂易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贤咏》是宋代李觏创作的一首诗,它通过赞美鲁仲连的壮烈、陶渊明的隐逸和张良的智慧,表达了对古代忠臣、隐士和智者的崇敬之情。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李觏(1009年-1059年),字泰伯,号盱江。他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教育家,他的文学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到的艺术风格。李觏在文学上的成就尤为突出,其诗作多反映了他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反思。
  2. 作品原文:《三贤咏》是一首五言古诗,全文如下:
    鲁连誓蹈海,夷齐甘采薇。
    秦王不得帝,周武终见非。
    轻死议万乘,强哉三布衣。
    凡人欺贫贱,贫贱岂易欺。
  3. 作品鉴赏:《三贤咏》通过对三位历史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和人生选择。鲁仲连以身许国,不惜牺牲生命;陶渊明选择隐居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张良则以其机智谋略,帮助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对这三种人生态度的赞赏和敬仰。
  4.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文人常常感慨于世态炎凉。李觏通过赞美历史上的忠臣、隐士和智者,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于道德操守的重视。

李觏的《三贤咏》不仅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表现,更在思想上传递了深刻的信息和价值观念。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于历史上人物的评价,更是一种对人生态度和价值的探讨,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