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圣宫朝谒

七叶丹成不可攀,蕊珠宫殿翠微间。
千年空怨龙髯断,亿世曾闻宝策还。
宫女祠归朝路静,岳神綦退晓风闲。
五云高宴蟠桃罢,鹤驭时应会此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会圣宫朝谒》是宋代诗人李复的作品,而非宋祁的作品。该诗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悟和对文化遗产的珍视。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背景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作者简介:李复,字元叔,北宋时期文学家,曾任潞州、亳州、夔州等地知州,后迁直秘阁、熙河转运使等职。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诗歌原文:《会圣宫朝谒》全诗如下:七叶丹成不可攀,蕊珠宫殿翠微间。千年空怨龙髯断,亿世曾闻宝筴还。宫女祠归朝路静,岳神綦退晓风闲。五云高宴蟠桃罢,鹤驭时应会此山。
  3. 诗歌鉴赏:这首诗通过描绘圣宫的宏伟壮丽和历史的沉淀,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遗产的敬仰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诗中的“七叶丹成”象征着圣宫的神圣与不可企及,而“蕊珠宫殿翠微间”则描绘了宫殿的精美与神秘。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风格。
  4. 历史背景: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诗词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时期达到了新的高度。李复的这首诗创作于宋哲宗元祐、绍圣年间,正值宋朝文化繁荣的时期。此时的社会环境为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使得许多文人能够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5. 文学地位:在文学史上,《会圣宫朝谒》作为宋代文学作品,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面貌和文化特征。它不仅是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文本,也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

《会圣宫朝谒》不仅是一首表现宋代诗歌艺术成就的作品,更是一座连接古今文化的桥梁。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宋代文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以及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