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道中

溪流冰尽摇日光,夹岸弱柳千缕长。
野鸟深藏但闻语,山花半开初有香。
今朝伊川首西路,昔年潏水过南塘。
安得春风生两腋,从教吹到故山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伊川道中”是唐代诗人李复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季行走于伊川道中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述,展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内容简述
  • 诗中第一句“溪流冰尽摇日光”,描写了春天冰雪融化后溪水流动的情景,以及阳光照射下的明亮与温暖。
  • “夹岸弱柳千缕长”则描绘了沿岸柔弱柳树随风摇曳的景象,给人一种柔美而宁静的感觉。
  • “野鸟深藏但闻语”,表达了诗人在春日里偶遇栖息在山林中的鸟儿时,只能听到它们低语的奇妙经历。
  • “山花半开初有香”描述了山间花朵刚刚绽放,散发出清新芬芳的情景,使人感受到春天的香气四溢。
  • 最后的一句“安得春风生两腋,从教吹到故山傍”,表达了诗人对于能亲身感受这春天气息的渴望。
  1. 艺术风格分析
  • 形象生动:整首诗通过具体的景象和动作,如“夹岸弱柳”、“野鸟深藏”、“山花半开”,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场景之中,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意境深远:诗中的意象不仅停留在表面,还蕴含着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命力的颂扬。
  • 语言优美:诗歌的语言流畅自然,既有唐诗的豪放,又不失细腻,体现了唐代文学的审美特色。
  1. 历史背景与影响
  • 《伊川道中》创作于唐代,当时正值国家繁荣昌盛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来表达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对自然的热爱。
  • 这首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一席之地,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主题思想使其成为研究唐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之一。
  1. 鉴赏建议
  • 读者在阅读《伊川道中》时,可以尝试联系作者的生活背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增加对诗歌深层次的理解。
  • 对于喜爱唐诗的朋友,可以深入研究唐代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以获得更为全面的了解。

《伊川道中》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主题思想,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唐代诗歌的风采,还可以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