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花边惯撚须,却怜花傍驿亭居。
德公便使游城府,肯受红尘半点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杜老花边惯撚须,却怜花傍驿亭居。
德公便使游城府,肯受红尘半点无。
《东阁诗》是曹丕(魏文帝)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表达了他对于东阁的赞美和情感寄托。《东阁诗》原文如下:
东阁诗
魏文帝 曹丕
东阁何寂寥,
自昔有遗才。
得此栋宇高,
安能守一灰?
其人虽已没,
千载有余哀。
但见栋宇存,
所怅终不来。
这首诗通过描述东阁的静谧和历史的沉淀,传达了诗人对前辈英杰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才华被埋没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自身在政治斗争中的失意与孤独。
东阁这一概念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东阁常被视为宰相招致、款待宾客的地方,如唐代任希古的《和长孙秘监伏日苦热》中有“北林开逸径,东阁敞闲扉”的描述;而明清两代的大学士殿阁,即明洪武十五年开始设置的机构。
曹丕的《东阁诗》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感慨的作品,也是对古代文化和政治背景的生动描绘。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