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湛然兄弟所居壁时谒之不见

乐全老子如星日,真一仙人似凤鸾。
早岁光明均照耀,异时文彩避高寒。
低回气类追千劫,邂逅风流得二难。
环堵萧然清彻骨,却疑深雪卧袁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张湛然兄弟所居壁时谒之不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酬答之作,诗中表达了他对两位友人的深情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品背景

  • 在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春,白居易与元稹同游于洛阳,二人相约同年同月同日生,并称“元白”,成为至友。《题张湛然兄弟所居壁时谒之不见》是白居易在洛阳与元稹、张湛然相聚时所作。

  • 当时,两人正在张湛然家中作客,白居易因故未能赴约,写下了这首留有遗憾的诗作。诗中既有对友人深厚的友情的赞颂,也有对自己未能见面的遗憾之情。

    2. 主题内容

  • 诗中以“张湛然兄弟”作为主要对象,通过对其居住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和性格特点。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深厚情感。

  • 诗人通过写景抒情的方式,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与友人的遭遇进行了对比,从而更深刻地表现了友谊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3. 艺术特色

  • 诗歌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诗人用简单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场景。

  • 结构上采用倒序手法,先言后喻,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诗人通过这种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层次感和趣味性。

  • 诗人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比喻和象征等手法,使得诗中所描绘的场景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更能够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4. 情感表达

  • 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两位友人深厚友谊的赞美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无法相见的遗憾和伤感。

  • 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和领悟。诗人通过对两位友人命运的描写和感慨,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岁月匆匆的感慨和领悟,使得整首诗更加具有哲理性和深度。

    5. 文化价值

  •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的代表之作之一,对于研究唐代文学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它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和启示。

  • 同时,它也体现了唐代文学的浪漫主义风格。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唐代文学的浪漫情怀和审美追求。这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唐代文学作品中的一朵奇葩,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灵感和借鉴。

《题张湛然兄弟所居壁时谒之不见》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篇,也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它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两位友人的生活环境和性格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整首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友情的执着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