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钱塘节士见寄

平日刳心欲致君,异时携手但论文。
兴来只有归田赋,老去何如背水军。
占胜已惊无不尽,卜邻应许镇相温。
形容岂敢轻酬酢,谢傅风流自出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李之仪的《次韵钱塘节士见寄》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宋代文学作品。此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和学问的深刻理解和珍视。下面是对其作品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平日刳心欲致君,异时携手但论文。
    兴来只有归田赋,老去何如背水军。
    占胜已惊无不尽,卜邻应许镇相温。
    形容岂敢轻酬酢,谢傅风流自出群。

  2. 诗歌译文
    平日里我倾尽心力想要辅助君王,等到与朋友相聚时,则只谈论学问。兴致来了只能写归田赋,年纪大了如何能够像当年那样投身水战。每次胜利都会让我激动不已,期待与朋友共处,如同选择了一个可以安心居住的地方。虽然不敢轻易地应对各种社交场合,但我仍然希望能够保持自己的风度和风采,像谢傅一样出群拔萃。

  3. 诗歌背景
    这首诗是宋朝李之仪的作品。李之仪是宋沧州无棣人,字端叔,号姑溪居士。他师事范纯仁,后从苏轼于定州幕府。在徽宗初年,他被提举河东常平。因草纯仁遗表及行状,被编管太平州,后徙唐州,官终朝请大夫,去世时八十余岁。他的文学成就极高,尤其擅长尺牍(书信)写作,被苏轼誉为“入刀笔三昧”。他的代表作品有《姑溪居士集》等。

  4. 诗歌赏析
    李之仪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友情和学问的深厚情感。首联“平日刳心欲致君,异时携手但论文”,展现了他平日里倾注心力辅佐君王,而与友人相聚时则专注于讨论学问的情景。这种转变体现了他对知识的追求和个人修养的重视。颔联“兴来只有归田赋,老去何如背水军”进一步描绘了他的内心世界。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对于官场的热情逐渐减退,转而追求田园生活和军事上的体验。尾联“占胜已惊无不尽,卜邻应许镇相温”则表达了他对朋友间深厚友谊的珍惜和期待。他希望与朋友共同度过余生,如同找到一个合适的居所一样。

  5. 诗歌评论
    李之仪的诗作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他的诗语言简洁明了,富有音乐性,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同时,他的诗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生活的多样性,使得他的诗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6. 诗歌创作手法
    李之仪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一些典型的文学技巧,如象征、比喻和排比。例如“铁作骄幢不易摧”中的铁象征着坚定不移的意志,而“望林谁免渴趋梅”则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此外,他还善于运用典故和典故来丰富诗的内容,使得他的诗作更加生动有趣。

《次韵钱塘节士见寄》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李之仪个人情感和思想的体现。通过阅读和理解这首诗,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学的魅力,还可以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社会、历史的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