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弈棋蓝氏子

古人制此文楸枰,要下黑白知死生。
闲中借此消永日,未必能取人心争。
后人不识古人意,致使方寸生纵横。
烂柯人去弈秋死,通国善弈谁知名。
东南地胜人最杰,下至百技今咸精。
手谈坐决胜与负,蓝氏之子驰其声。
沈机终日静不语,一子落手四座惊。
肯堂为人百不解,僻性从来要疏快。
推倒棋枰君莫怪,不向眼前论成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弈棋蓝氏子》是宋朝诗人李仲光所作的一首诗,表达了对棋艺的热爱和对下棋者精神境界的赞赏。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李仲光,字景温,号肯堂,崇安人。他于开禧元年(1205年)中进士,曾担任汀州和雷州的教授。李仲光的作品多以诗词见长,其文学成就得到了后人的高度评价。
  1. 诗作原文及翻译
  • 原文:古人制此文楸枰,要下黑白知死生。闲中借此消永日,未必能取人心争。
    翻译:古人制作了这样的棋盘棋子,是为了下棋来明白生死的道理。在闲暇时光中,通过下棋消磨时间,但不一定能够赢得人心的竞争。
  1. 诗作赏析
  • 此诗反映了李仲光对棋艺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扬。他认为棋局中的黑白双方相互博弈,不仅仅是技巧的较量,更是智慧的对决。诗中的“闲中借此消永日”,表达了下棋可以作为一种消遣,让日常生活变得有趣而充满意义。
  • 诗中提到“未必能取人心争”,揭示了下棋者内心的平和与超脱,他们通过下棋来达到心灵的宁静和自我修养。这种境界超越了胜负之争,展现了高超的围棋技艺。
  1. 创作背景
  • 《赠弈棋蓝氏子》可能是针对特定人物或群体所写,旨在通过赞美棋艺来表达对这一活动的尊重和推崇。诗中的“蓝氏之子”可能是指一个擅长下棋的人,李仲光通过这首诗向这位高手表示敬意和赞赏。

《赠弈棋蓝氏子》不仅是一首表现了棋艺美学的诗歌,也是一首蕴含着深刻人生哲理和哲学思考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诗人李仲光的艺术风格及其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