憾金南伐

缝掖无由挂铁衣,剑花生涩马空肥。
灯前草就平南策,一夜江神涕泣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憾金南伐是一首源自宋代的七言绝句,由吕之鹏创作。这首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意境,在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以下是对憾金南伐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吕之鹏,宋代诗人。
  1. 诗词原文
  • “缝掖无由挂铁衣,剑花生涩马空肥。灯前划就平南策,一夜江神涕泣归。”
  1. 赏析
  • 情感表达:这首诗充满了对国家边疆未宁、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深沉哀怨与忧虑。诗中“缝掖无由挂铁衣”形象地描述了士兵因缺乏机会而无法展示自己的英勇,“剑花生涩马空肥”则表达了战争带来的疲惫与无奈,同时暗喻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灯前划就平南策,一夜江神涕泣归”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切与担忧。
  • 艺术手法:此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剑花生涩马空肥”中的“剑花”、“马肥”,既形容了战场的残酷现实,又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此外,诗歌结构紧凑,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充分展示了宋代诗歌的艺术风格。
  • 文化价值:憾金南伐不仅是一首反映边塞生活的作品,也是对宋代社会状况的一种反思。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战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憾金南伐》作为一首宋代文学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其独到之处,更在社会文化层面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深入探讨其艺术特点、情感表达以及历史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及其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