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吕丞相元直

出拥雕戈入衮衣,江城重咏我公归。
手扶日月还黄道,足履星辰上紫微。
已集群英熙帝载,好施长策复邦畿。
海滨病叟无他望,侧耳天声畅国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寄吕丞相元直》是宋代抗金名臣李纲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吕丞相的风采和功绩,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与期望。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李纲,北宋末年至南宋初的重要军事和政治人物,以其卓越的抗金成就和深厚的爱国情怀著称于世。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还是一位文采飞扬的诗人,其诗作多以表达对时局的关注和对国家的忠贞为主。
  1. 诗句原文及翻译
  • 诗句“出拥雕戈入衮衣,江城重咏我公归”描绘了吕丞相由前线归来,身着官服的景象。这里的“雕戈”象征着战场上的勇猛,而“衮衣”则代表朝廷中的荣耀。诗句反映了吕丞相不仅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同时也在朝政中有所作为。
  • “手扶日月还黄道,足履星辰上紫微。”这句诗表达了吕丞相高瞻远瞩的政治理念,他能够把握国家的方向,带领人民走上正确的道路。这不仅显示了他的智慧和能力,也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
  • “已集群英熙帝载,好施长策复邦畿。”这句话展现了吕丞相在治国理政上的智慧和才干。他善于汇聚英才,制定长远的策略,致力于国家的复兴和稳定。
  1. 诗歌赏析
  • 《奉寄吕丞相元直》不仅仅是一首赞美诗,更是一部充满政治寓意的作品。通过对吕丞相的描述,李纲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同时也寄托了他对个人遭遇的无奈与感慨。
  •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有力,通过具体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整首诗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它不仅是对吕丞相功绩的赞颂,也是对整个民族抗争精神的高度概括。
  1. 历史背景
  • 北宋末年,中原地区被金朝占领,国势衰微,民众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纲等人发起了一系列抗金活动,力图恢复中原的领土。然而,尽管他们在军事上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国内的分裂和腐败问题依然严重。
  1. 艺术特色
  • 《奉寄吕丞相元直》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它的语言简洁而不失深意,形象生动而不过分雕琢。这种风格使得诗歌既易于理解又富有美感。
  • 通过对吕丞相的描写,李纲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期望。这种忧国忧民的心态,是他诗歌创作的核心主题。
  1. 现代影响
  • 《奉寄吕丞相元直》作为李纲的代表作品之一,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它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使其成为研究宋代文学和历史的宝贵资料。同时,这首诗也激发了后世文人对于家国情怀和英雄主义的思考。

《奉寄吕丞相元直》不仅是李纲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他政治理念和哲学思想的体现。通过对吕丞相的赞美,李纲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忠诚勇敢的文化精神。这首诗不仅是对吕丞相个人的致敬,更是对那个时代所有为国家付出的英雄们的歌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