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山佛迹岩行速不果到次东坡韵

罗山与浮山,对峙蹲两股。
有如垂天鹏,决起初振羽。
兹山乃东麓,秀若芙蓉吐。
谽谺岩洞开,地裂娲不补。
何人履石上,修趾映玄乳。
当时巨灵氏,擘华不用斧。
蹈躟意未已,遗拇到南土。
连山乃浮来,海若助掀舞。
强称金仙人,谁见来接武。
坳洼逾镌鎞,缕脉分踵拇。
何尝藉青莲,长此濯白雨。
颇疑秦汉间,方士恣飘鼓。
凿成巨人迹,聊示神仙府。
祖龙茂林翁,雄毅犹猛虎。
一为异端惑,种种受欺侮。
我为江海行,风雨齐万弩。
馀生屡涉险,何异孤注赌。
已从罗浮游,胜境敢多取。
天公本无私,尤物随意主。
阔视天壤中,沧洲乃吾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白水山佛迹岩》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宋】苏轼

白水山中何所有?白云泉上欲秋时。
石门溪口复流水,灌园吏隐亦可资。
我来不得古人处,此地无如子固宜。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佛迹岩的所见所感。诗人站在白水山上俯瞰,看到山中云雾缭绕、泉水潺潺流淌的情景。他感慨于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对于山水之美的热爱以及他在仕途与归隐之间徘徊的复杂心情。

诗中的“白云泉上欲秋时”描绘了山中云雾缭绕、泉水潺潺流淌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感觉。“石门溪口复流水”,则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自然美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