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 太宗临渭上

古来夷狄难驯,射飞择肉天骄子。唐家建国,北边雄盛,无如颉利。万马崩腾,皂旗毡帐,远临清渭。向郊原驰突,凭陵仓卒,知战守、难为计。
须信君王神武。觇虏营、只从七骑。长弓大箭,据鞍诘问,单于非义。戈甲鲜明,旌麾光彩,六军随至。怅敌情震骇,鱼循鼠伏,请坚盟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龙吟·太宗临渭上》是宋代文学家李纲的一首词,创作于北宋末年,反映了当时国家与民族面临外患的历史背景。下面将介绍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以及艺术特色:

  1. 创作背景
  • 历史时期:此词作于北宋末年,具体时间不详,但可推测为靖康之难后的时期,即金朝入侵宋朝后,国家陷入动荡不安之时。
  • 社会环境: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国家的边疆安全受到威胁,而中原地区则面临着金军的入侵。在这样的背景下,词人通过描绘战争场景和对敌情的描述,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担忧。
  1. 主题思想
  • 国家安危:词中的“古来夷狄难驯,射飞择肉天骄子”体现了作者对国家面临的外族侵扰的忧虑和对国家安全的关注。他通过对敌人的强大和自己的无力感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深深关切。
  • 君王神武:在“须信君王神武”一句中,词人赞扬了君主的英明神武,表达了对国家领导人能够平定叛乱、保卫国土的信心和期望。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统治者能力的认可。
  1. 艺术特色
  • 形象描绘:词人运用生动的形象描绘,如“万马崩腾,皂旗毡帐”,将战场的激烈和敌人的强盛形象化,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紧迫性。
  • 情感表达:词中蕴含着深厚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战争的描写,词人不仅表达了对外来侵略者的强烈不满,也传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和平稳定的渴望。

通过对《水龙吟·太宗临渭上》这首词的分析,可以发现它不仅是一首反映战争场面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首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它不仅记录了历史的风云变幻,还寄托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对民族尊严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