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临下土,是生烝民。
耕食凿饮,乃含其真。
淳浇朴散,巧伪相因。
谁其还之,时惟圣人。
圣人立政,爰重黍稷。
设命官司,职是播植。
春勤于耕,秋乃有穑。
储其嬴馀,荒岁足食。
瞻彼中原,祁邳平陆。
春日载阳,和风肃穆。
夫耕妇馌,俦类相逐。
少壮竭力,逸此耆宿。
岂无他图,惟兹永久。
利其耒耜,十千维耦。
带月荷锄,侵星耘亩。
崇本抑末,孰敢游手。
终年厌飧,报则不贵。
千箱万仓,以副汝冀。
为酒为醴,乐此分至。
仰奉俯畜,夫复何愧。
四体不勤,丈人所鄙。
带经而耕,岂废冠履。
我思古人,希风往轨。
躬耕南阳,无使专美。
和劝农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劝农篇》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一首作品,通过描绘农耕生活的艰辛与丰收的喜悦来表达对古代圣人重视农业、推行仁政的颂扬,以及对勤勉农事、顺应自然规律的倡导。
在《和劝农篇》中,李纲以诗意盎然的笔触勾勒了一幅勤劳耕作的田园风光图。诗的开篇即提到“天临下土,是生烝民”,强调了天地孕育了人民,而农民则承担着耕种的责任。他进一步指出,农民通过辛勤的劳动,“春日载阳,和风肃穆”,“夫耕妇馌”的场景生动地体现了这一主题。
李纲在《和劝农篇》中不仅赞美了农民的辛勤劳作,还表达了他对古代圣人的重视农业、推行仁政的颂扬之情。他写道:“时惟圣人。圣人立政,爰重黍稷”,意味着只有像圣人这样重视粮食生产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此外,他还提到了设立官职负责播种和收获,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这种思想体现了李纲对农业的尊重和对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视。
《和劝农篇》中的诗歌形式简洁而富有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传颂。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李纲的这种写作手法和思想情感,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着人们去珍惜粮食,尊重劳动,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一种反思历史、感悟人生的重要途径。
《和劝农篇》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李纲对中国古代圣人重视农业、推行仁政思想的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研究,可以更好地领会到古人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