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骤寒

秋欲中分暑更袢,金风崛起便成寒。
桃笙夜展犹嫌执,狐向朝披便怯单。
翻手炎凉真可笑,循环造化果无端。
老来一任添霜缕,寒暑难磨只寸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八月骤寒》是宋代诗人李昴英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文学作品:

  1. 创作背景
  • 《八月骤寒》的创作背景是宋代,这一时期的诗歌多反映了文人对现实社会和政治的深刻思考。李昴英作为当时的诗人,其作品自然也融入了这一时代的特色和情感。具体到这首诗的背景,则可能是诗人在经历了一些社会变迁或人生感悟后,有感而发的写照。
  1. 内容赏析
  • 秋意与暑意:《八月骤寒》开篇“秋欲中分暑更袢”,描绘了秋天即将来临,但天气依然炎热的景象。这种对比增强了诗中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和细腻的感受力。
  • 秋风与狐语:“金风崛起成寒动”与“狐向朝披便怯单”,通过秋风的描写和狐狸的比喻,展示了自然界中冷暖变化的力量,以及这些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 人生哲理:“翻手炎凉真可笑,循环造化果无端。”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心易变的认识。他以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律来比喻人生的兴衰起伏,表达了一种超脱而又深刻的哲思。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八月骤寒》中的意象丰富而独特,如“秋欲中分暑更袢”、“桃笙夜展犹嫌执”、“狐向朝披便怯单”等,都富有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色彩。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诗歌的语言,还深化了诗的内涵。
  • 韵律和谐:诗歌的韵律设计也非常精妙,尤其是押韵和节奏的把握,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八月骤寒》不仅是李昴英个人的文学成就,也是宋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